在很多人的观念里,拔牙就是抽空去趟医院的事儿,并不需要考虑太多。
但你知道吗?很多情况其实并不适合拔牙,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为什么牙疼时不建议拔牙?
为什么牙疼时不建议拔牙:
当牙齿疼痛时,通常是因为存在炎症,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。
这个时候拔牙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,还可能造成炎症扩散或加重炎症反应。例如牙周炎急性发作期,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,拔牙后的创口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,从而引发更严重的感染问题。建议先进行消炎治疗,控制炎症,待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拔牙。
这些情况不建议拔牙:
空腹时不建议拔牙
在进行拔牙手术前,医务人员通常会先给患者注射麻药以减轻疼痛感。然而,若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接受麻药注射,可能会导致血糖降低,进而出现昏厥或虚脱等不良反应。另外,拔牙后需等待两小时方可进食,因此,患者应尽量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拔牙手术。
女性特殊生理时期不建议拔牙
月经期
女性在月经期间,尤其是早熟女孩在11 - 12岁开始来月经后,月经期间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,一般不适合拔牙。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,血小板功能受到影响,凝血功能相对较差,拔牙容易出血且感染风险增加。
妊娠期
孕早期(怀孕的第1、2、3个月)和孕晚期(第7、8、9个月)不可以拔牙。拔牙时的麻药会对胎儿有影响,另外孕妇在孕期黄体素升高,容易血糖不足、易疲劳、抵抗力降低,此时拔牙有可能因为精神紧张以及细菌感染而引起流产。不过在妊娠第4、5、6个月拔牙相对较为安全,但也需要谨慎评估。
这些情况挑时间拔牙:
慢性病患者并非不能拔牙,只是应在控制好病情之后再进行拔牙。
高血压
血压超过180/100mmHg时拔牙存在风险,需要先控制血压再考虑拔牙。因为高血压患者血管壁压力较大,拔牙后出血可能不易控制,容易造成出血量过多等情况。
糖尿病
糖尿病患者如果对感染抵抗力差,术前术后必须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,早晨空腹血糖不得超过160mg%(换算后约为8.88mmol/L)才考虑拔牙。若血糖过高,拔牙后伤口愈合能力差,容易发生感染,且感染不易控制,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过程。
冠心病
冠心病患者在拔牙时,可能会因为紧张、疼痛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,从而加重心肌缺血、缺氧的症状,诱发心绞痛。因此,冠心病患者在拔牙前,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同时,拔牙过程中应保持心情平稳,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。
注:医学科普仅供参考,不作为医疗依据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