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髓炎一旦发作,就像有无数根针在狠狠地扎你的牙神经,一阵一阵的,疼得你直冒冷汗、直跺脚,完全无法忍受。
尤其是到了晚上,那简直是 “噩梦” 时刻!夜深人静时,疼痛会愈发厉害,让你根本无法入睡,只能在床上翻来覆去,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折磨疯了,真的是 “疼起来要命”,一点都不夸张。
所以今天,我们就跟大家说说到底怎么“收拾”它!
什么是牙髓炎:
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。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,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。牙髓因各种原因受到病源刺激物的作用可引起牙髓炎症,即牙髓炎,主要症状为疼痛,甚至是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,常会使患者坐卧不安,饮食难进,痛苦不堪。
引发牙髓炎的不良习惯:
1、不注重口腔卫生
不按时刷牙、饭后不漱口,导致食物残渣在口腔中滋生细菌。这些细菌会产生酸性物质,侵蚀牙齿,逐渐形成龋齿。如果龋齿未得到及时治疗,就可能发展为牙髓炎。
2、不控制饮食
过度摄入高糖、高酸的食物和饮料,它们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。当牙釉质受损后,细菌更容易侵入牙齿内部,到达牙髓,引发炎症。比如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,其中的酸性成分会对牙齿造成损害。
3、吸烟
吸烟会削弱口腔的免疫功能,降低口腔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,使得牙髓更容易受到炎症的侵袭。
4、不良咬合习惯
例如经常咬紧牙关、磨牙等,会造成牙齿过度磨损和牙颌创伤。这种过度的压力和磨损会损伤牙齿的结构,使得牙髓受到刺激和伤害,进而引发牙髓炎。
牙髓炎如何治疗:
1、药物治疗:
口服消炎药(如头孢类、红霉素类)、止痛药缓解疼痛,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,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。
2、根管治疗:
根管治疗是通过机械清创和化学消毒的方法预备根管,将牙髓腔内的病源剌激物(包括已发生不可复性损害的牙髓组织、细菌及其产物、感染的牙本质层等)全部清除,经过对根管的清理、成形,必要的药物消毒,以及严密充填,达到消除感染源,堵塞、封闭根管空腔,消灭细菌的生存空间,防止再感染的目的。临床大部分的牙髓炎可通过根管治疗达到治愈。
3、拔牙治疗:
牙齿炎症较重或牙齿状况较差,建议进行拔牙治疗。
注:医学科普仅供参考,不作为医疗依据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